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avatar
· 阅读量 511

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暴涨暴跌

年利息 19%、也就是说年初你存银行 100 万、年终连本带息共计能拿回 119 万,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你见过吗?

没见过没关系,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

3 月 18 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加息 2%、把基准利率大幅提高至 19%。

为什么利率这么高呢?因为物价涨得太高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2 月,土耳其年化通胀率已升至 15.6%。

物价高的原因是钱太多了。如何让钱减少呢?提高利率,让大家把钱都存起来、同时让大家都不去贷款,市场中的钱就少了、相应的物价也就降低了。

但提高利率后,企业就不愿意贷款投资扩大生产、居民也不愿意贷款去消费了,会影响经济 … 这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险招。

央行官员关注的是物价稳定,可政府高层关注的则是经济发展,所以央行行长和土耳其总统产生了分歧。结果总统解职了行长,这是土耳其近两年内被解职的第三任央行行长、虽然这一任才任职 4 个月。

物价暴涨的不仅是土耳其,而是一个全球普遍的现象、只是在新兴发展中国家表现的较为明显。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 年全球食品价格总体上涨超 20%,可进入 2021 年、这种涨势变得更猛。

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俄罗斯的面包、尼日利亚的大米、阿根廷的牛肉这些生活消费品,以及铜、铁、铝、塑料、玻璃、锌合金、不锈钢等这些生产资料品等,都出现了大幅上涨。

经济在萎缩,可物价在上涨、货币汇率在暴跌,印钞刺激经济的恶果正在显现 … 钱太多了!

土耳其之外,巴西 3 月 17 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 0.75%、至 2.75%,俄罗斯也于 3 月 19 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 0.25%、至 4.5%,目的就是控制物价。

在这些新兴国家遭遇恶性通胀的折磨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还在维持着零利率、并马不停蹄的印钱。

南辕北辙下,反差何以如此大?

大国镰刀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全球的央妈们都在疯狂印钱、又以美日欧等西方国家最甚。

2020 年,美国先后三次通过经济刺激方案,其金额分别为 2 万亿、4800 亿以及 9000 亿 … 合计就是约 3.4 万亿美元。

到了 2021 年,美国印钞放水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新总统拜登一上台就积极推动通过了总额 1.9 万亿的新一轮刺激法案,并计划再推动通过 3 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振兴计划。

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都是印钞刺激经济,美国印钱和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是镰刀,后者是韭菜。

美国印出的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可以在全球任何地区和国家购买商品及服务,放出的水不是在自个家里乱窜、而是在整个地球村里横流。

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印出的货币只能在本国内使用,钱越多、对应的商品和服务就越少,相应的物价就会上涨。俄罗斯、尼日利亚、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国家通胀率高企,背后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印出的钱、可以去全世界购买商品,当源源不断的商品运到美国、并保证物资供应充足时,物价涨幅也就有限了。

一句话:美国凭借货币霸权,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国家实施了财富收割,成为最强大国镰刀。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国家因为过度印钞刺激经济,在推高物价的同时、还面临着货币的大幅贬值 … 土耳其汇率暴跌、阿根廷汇率暴跌、巴西汇率暴跌。

对美国等这些具有货币霸权的国家来说、印钞是蜜糖,可对其他不具有货币自主权的国家来说、印钞则成了砒霜。

对于美日欧这些具有货币霸权的国家,以及中国这种产业链完备、而又资本管控的国家来说,印钞又产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后果呢?

没了周期

根据过往的经验,经济应该有 " 复苏 - 繁荣 - 衰退 - 萧条 " 的周期、资产应该有 " 泡沫酝酿 - 起伏波动 - 最终破灭 " 的周期,可自 2008 年后、这个周期近乎没了。

2008 年出现了世界金融危机,慌得一逼的各国央妈们恐怖到了极点、于是毫无节制的印钞放水。

经济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社会稳住了 … 于是也形成了对印钞保经济、救经济的路径依赖,凡是有些风吹草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对策就是印钞。

各国央行对货币的把控日趋娴熟,专业的说法是逆周期调节 … 本来经济该下行、泡沫该破灭的,可因为印钞愣是把周期的波动给抹平了。

于是也出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

逆周期调节后、经济没有了周期;

防泡沫崩溃后、泡沫却越吹越大。

美国道琼斯、标准普尔、纳斯达克三大指数连创新高,且相对金融危机期间最低点、其指数都涨了约 2 倍。美国的房价也在 2016 年涨回到了金融危机前的高点,在 2020 年底时、相对上一次高点又有超 30% 的涨幅。

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中国经济在政府强大的管控能力下、一直稳定持续增长,几乎没有出现 " 繁荣 - 衰退 " 的周期,同时房价也几乎是一直上涨。

1930 年 -1971 年实施金本位货币体系下,美国的通胀涨幅为 1.7 倍、而居民收入涨幅为 1.4 倍,二者涨幅差别不太大。

可自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开始实行主权信用货币后(就是美联储印钱不再以黄金储备量为依据,理论上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在 1971 年至 2020 年间,美国通胀涨幅是 5.3 倍、可居民的实际收入涨幅只有 1.5 倍 … 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美元超发已毫无节制。

因为央行能印钞,所以现有的游戏规则可以不变、并一直维持,而不变的游戏规则却产生了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贫富分化和资产泡沫。

结构泡沫

每一次央妈印钞放水下的货币刺激和财政刺激,都在加剧一个恶果——贫富分化。富人接到了更多的水、穷人接到的水又兜兜转转的转移到富人的手里。

富人有钱后就去购买房子、股票等资产,而这又会推高资产的价格、拥有这些资产的富人就变得更加有钱。穷人本来钱少、也只能购买些实物消费品,可因为没钱、消费时就会货比三家,捡便宜的买、以此严格控制支出,所以物价就很难起来。

资产价格反映的是富人的财富实力,商品价格反映的则是穷人的收入实力。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在某一线城市生活的一个朋友,其一套小百平米的房子在十年前总房价 100 多万、月租金约 4600 元,可十年后的今天总房价涨到了 800 多万、可月租金也就 5000 元。

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这两年被讲烂了的 " 资产通胀 " 和 " 实体通缩 " 的具体体现:央妈印了很多的钱,可钱大多流入了楼市推高了楼价,流入实体的很少、所以物价平稳。

其实它的背后还反映了贫富差距,有钱人很有钱、所以能承担得起高房价,穷人收入有限、所以承担不起高房租。

大放水来了!最坏的事情正在发生

而现在的泡沫、都是结构性的。

在中国表现为一线城市和部分核心二线城市 … 东莞、南京、合肥等城市房价上涨,以及行业龙头企业 … 贵州茅台、宁德电器、中国中免等股票的上涨,而其他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产和绝大部分的股票都涨势平平。

在美国则表现为以 FANNG(谷歌、脸书、奈飞、亚马逊、苹果)、微软和特斯拉为代表的核心龙头企业的上涨,美国股指的上涨主要是这些龙头股票的上涨。

这也很好理解,当产能过剩造成了商品过剩、央行无节制印钞造成了货币过剩、资产无限量供应(股票的注册制发行、各地新区开发、三四五线城市房屋的建设等)造成了资产总量过剩时,全部上涨就力不从心,也只有结构性短缺的商品(如季节性的葱蒜 / 水果和暂时性短缺的猪肉等)和资产(如学区房)才能上涨。

全面通胀成为奢望、全面牛市成为奢望、全面泡沫成为奢望,只能是结构性行情、只能是少数人的盛宴。

钱只会越来越多、钱只会越来越毛、央行印钞绝对停不下来,可以前的泡沫逻辑正在发生巨变。

作者:米筐投资

文章来源ZAK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