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难的事

avatar
· 阅读量 964

#创作者#

最近巴以冲突的升级,让我们看到世界最真实的一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金融市场也深受世界混沌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残酷程度不比枪林弹雨的加沙地带低,越来越多的账户在交易中亏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金融的动荡使得人们把不断把自己的预期降低。不知道你是不是感觉,周围的“冷气”越来越足,消费更多的考虑性价比,买房的时候也更多考虑刚需而不是改善,离开一线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

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难的事


在中国历史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养成了一种认知,就是对“逆袭”的无限神往。三国中的诸葛亮总是在不可能中完成战争的胜利,无论是空城计还是汉中之战,那种在困境中逆风翻盘的爽快感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并成为人们脍炙人口的神话。

又比如币圈的神话,总是让人发梦,希望自己是那个一夜之间财富自由的人。特别是这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使得太多人在这一场致富的游戏中分到了一杯羹,以至于大家对于翻身有着执着的追求,总觉得自己也可以复制别人的成功。但存量经济的时代到来,随着中美脱钩而来临,本来在趋势中可能就没赚到什么钱,到震荡的时候就更难了,就处于倒腾什么亏什么的状态。

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难的事


从我最近读到的很多文章来看,太多中产因为开咖啡店,奶茶店,酒吧而返贫,可能本身他们想着通过自己创业成为财富自由的一员,但这个人人都想做的梦低估了这个梦的难度。人人都知道这个梦很难实现,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心想:虽然别人不能成,但我能成啊。

这个在交易里也是一样,每个人都知道交易很难,但这个难总觉得是对别人而言,而对于自己并不是,自己一定能成功,让别人都成为我的垫脚石。于是我们总是容易在盈利的时候看到自己成为人上人的曙光,但一旦带上这个思想,可能就离爆仓不远了。原因在于,我们太容易在盈利的时候给自己一种信心强化,觉得自己离所谓的“成功”越来越近了,自己准确的预判了市场,于是乎增加了各种加仓等类似的操作来对自己的预期进行强化正反馈,反正自己对了嘛,对了不就应该浮盈加仓嘛,这时候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自己完全忽视了风险,忽视了自己的账户能否承接加仓带来的浮动,无论是账户能否真实承接浮动,还是内心能否承受账户浮盈浮亏之间的转换,我们内心就容易开始动摇。而一旦这个波动达到使得账户大幅度浮亏后(大概率在高点接盘),动作就会有变形的可能,比如胡乱开单,破坏规则,于是乎活着又变成了奢望。

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难的事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Two Sigma量化交易员Jian Wu私自调整交易模型,获利4.5亿美元、正接受美国证监会调查。可能这是大家不能理解的问题,他为公司获得额外的收益,为什么反而要被公司出卖并受到证监会调查?

因为他修改的参数给公司带来了无法估计的风险。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因此暗中修改参数获利,可能短期会有非常可观的收益,可一旦碰到黑天鹅事件,可观的收益背后也意味着不可承受的风险。我们都知道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但每个人都觉得风险会离我们很远。可能我们闯一个红灯觉得应该不太危险,可能我们在工作上编一个业绩可以为自己带来KPI,但在交易市场里,一切都是瞬息万变,意味着一切的进度都会是现实生活中的N倍,特别是外汇市场。而擅自暴露风险敞口的话,可能在一个巨幅波动下,一家公司就破产了。这也就说明了,对于任何交易的人来说,活下去的准则,怎么提都不为过。

活下去可能才是最难的事


社区里面太多人在辉煌过后陨落,更有甚者可能离开了世界,最近的一次可能是@亚洲索罗斯 。关注到他也是因为当时逛社区的时候发现他亏了100多万后在那里懊悔自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开始放弃自己,最后一条状态,是一碗饭和在桥边的照片,大家在评论里都劝他不要想不开,但他再也没有出现在社区里。我倒希望他是离开市场开始打一份工好好生活,但可能不亏光不离开市场才是本性。那是第一次我觉得这类事也会发生在我身边,因为他内心的那种呼喊,迷茫,悔恨,贪婪,无一例外的戳中了我。那种失去活下去的勇气的感觉,我不知道有没有交易员也会有这样的一霎那。所以说,离开世界可能反而是简单的事,活下去才是最难的事。

所以活下去的第一要义——不要让自己承受不能承受的风险。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今日话题
共 293 FCOIN赞赏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