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非农超预期的数据,又再一次让我做趋势的决心开始动摇。今年欧美做的特别难受,来来回回的太折磨人,大家也对欧元有自己的看法,一会儿会说被美元擎制,一会说美债的利率下降太快促使欧元走强,但欧美过去18个月的波动实在让人无法看清未来到底要怎么走。
虽然英国面对美元略强势些,但一样改变不了拧巴的走势。本来已经觉得非美货币已经走出了足够多的多头趋势,但周五非农的强势,又让我对趋势交易有了质疑。于是我又想到了,如果再做一些短线的日内交易,可不可以弥补这样的回撤,或者说,是不是日内交易更能解决我的焦虑?
于是我把最热门的交易品种——黄金,拿出来分析,基本的逻辑是,如果黄金日内涨1%,则做空;如果黄金日内跌1%,则做多。按照这个逻辑判断基本属于震荡交易了,每一单的最大亏损2%,盈亏比1比1。
按照这个逻辑写成了EA,跑了历史数据看了下。本来以为这样的交易逻辑还是挺好的,毕竟市场中70%的时间都在震荡。但跑完结果仔细看了下,其实2024年以来的盈利也只有3%,而且如果细分看下每个月的表现,有的月份可能连续亏损会发生14%左右的回撤。那基本这个回撤和我现在趋势交易的回撤也差不多。我把这个逻辑放在标普股指上去看,也一样。
所以我基本认为,哪怕是日内交易,如果是严格按照系统来操作,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回撤,并不会因为某一种手法而规避掉回撤的风险。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一旦当前的交易系统存在回撤的时候,我就会陷入两种焦虑:
1)如果我能早点看出回撤,是不是可以早点减仓或者平仓来锁定利润?
2)是不是有其他的交易方法可以帮助我规避这个交易系统下的回撤?
第一种情况,我觉得每个人都会非常的介意,毕竟看着盈利/浮盈减少比亏损本身更难受,这也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原因。
因为我们看到过那些盈利,本能的就会假定那些盈利是应该属于自己的,一旦这样的盈利消失,心里那份本应该属于我的执着让人更容易偏执的去找一些方法来找回我认为本应该属于我的东西。就有点像大家都会感叹,现在房价那么低,是不是应该当时在高点的时候抛掉手中的房子,那现在就可以有买两套房子的钱了。
因为我们眼看房价平地起,看到过它曾经辉煌的高点,那个高点会让人本能的觉得自己的房子就值那么多钱。但如果把我们再次放到那个时间点,去做判断到底要不要卖,大部份人的决定应该还是不卖。任何感性的驱使都会让我们不卖,毕竟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这个就和交易一样,我们无法吃完整条鱼,只能吃鱼身,鱼尾刺太多,不要赚走最后一个铜板。
第二种情况,就涉及到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在面对逆流的时候做些什么,来帮助我们扭转当前的趋势。但就像,时代的一粒灰尘在个人头顶就是一座山。
我们很多时候在之前能稳定盈利,是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之前的范式,如果现在要贸然修改,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大概率最后还是会怀念当初的那个交易范式能稳定盈利。因为一个交易方法不是光通过理论,EA跑通后就万事大吉的。真正实盘的难点其实还是在人性,我们太容易被市场的一切所干扰。
如果不是一个已经运行1年多的交易系统,我们内心一定会有局促不安。毕竟实盘不可以拖动进度条快进或者快退,我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等待时间流逝的一分一秒,我们必须忍耐回撤时候净值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我们必须忍耐每一单交易的亏损都会实打实的减少我们的财富而不是简单的数字。
我觉得唯一能让我们坚持我们的原则的,就是时间的考验。时间会让我们,至少让我们在回撤的时候能告诉自己:我的交易系统已经经历过时间的检验,亏损或者回撤的金额则视为我稳定盈利必要的代价。而这时候贸然去修改交易系统,势必让我们的局促不安延续下去,毕竟交易系统的概率,盈亏比,执行难度,光有模拟盘没有用,实盘才是一块试金石。
我的10篇文章中有6篇都在聊回撤,因为我认为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将回撤视为稳定盈利必要的代价。但这个点其实没有多年的锤打是无法感知到的,我也是从看不得一点亏损,到现在对亏损所谓的呆若木鸡,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心理建设。我毕竟无法像圣贤一样对金钱毫不在乎,毕竟饮食男女,否则来这里干嘛呢。我只能通过交易系统不断的告诫自己:如果不遵守规则,只会回归到以前毫无章法的日子里去。我不想回到以前杂乱无章的日子里,所以逼迫自己必须忍耐,必须等待,必须安分守己。慢慢习惯这样的逻辑,最后慢慢走出属于自己的稳定盈利。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