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投資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聞是:紐交所將美國股市時間延長至每天22個小時。
似乎是受到了紐交所的影響,日本東京交易所也宣佈從11月5日開始延長股票交易時間至5.5小時,而且這是自1954年以來,時隔70年東證再次延遲交易時間。
兩大主要股市延長交易時間,似乎預示著全球股市延長交易將成為一種趨勢,尤其是美股如果真的實現22小時交易的話,基本接近全天候交易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準備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不過你先別急,這幾點你還是需要瞭解下。
- 美股是如何延長交易時間的?
按照紐交所的公告:
①新的交易時間將從美國東部時間淩晨1點30分開始,持續至晚上11點30分。
②這一時間安排覆蓋了美股的盤前與盤後交易,而盤中交易時間仍然保持不變。
劃重點,包括盤前盤後,但是盤中時間不變。大白話就是,延長了盤前盤後的交易時間。
要理解這句話,你需要知道什麼是盤前盤後交易?
我們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正常交易時段,叫做盤中交易,就是大家在交易所裡集中進行交易。美股一般是美東時間9:30-16:00。滿打滿算,也就6個半小時。
22個小時中剩下的15個半小時,就是盤前盤後交易。這個時間段,交易所是不開放的,所以只能通過電子通訊網路進行交易。
是不是很熟悉,電子通訊網路就是ECN別稱,也就是說盤前盤後交易,也是需要通過整合市場流動性進行交易的。
所以盤前盤後交易會遇到這幾個問題。
二、這三個問題你要注意
- 流動性
這可能是最大的問題。大部分盤前盤後交易流動性都不太好,很可能無法成交。所以選擇一個流動性比較好的平臺非常重要。
比如我所在EBC平臺,就接入了36+頂級流動性,包括摩根大通、瑞銀、高盛和花旗等,即使在流動性稀缺時,也能通過五檔報價深度和流動性整合機制,提供很好的報價。
特別提醒的是,盤前盤後一般只有市值很大的股票才有流動性,小盤股基本沒有任何成交量,可選擇空間非常有限,所以我更推薦大家關注股指。
因為股指是追蹤整個大盤的走勢,和主要股票的走勢基本是吻合的,不用擔心個別大盤股極端價格波動。
在這一點上,EBC同樣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平臺。
前一段時間EBC對熱門股指進行了流動性增強,其中美股三大股指點差均降至行業最低水準,其中納指更是直降85%,為參與股市交易提供了更好的交易環境。
2. 波動性
盤前盤後交易是不計入股市當天的交易額的,所以限制要少很多。
再加上流動性短缺,出現報價斷層並不是稀奇的事,尤其是在盤前盤後時段出現突發消息時,行情的波動性會更加明顯。
所以在選擇交易平臺時,除了流動性,平臺的訂單執行能力也很重要。
如果訂單執行慢,你的指令還沒到,價格已經跳到另一個價位上,你就無法成交了。如果是止損指令,因為沒能觸發,可能會讓你損失擴大。在盤前盤後交易中,這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快速執行的平臺就至關重要了。
我還以前面的EBC平臺為例。他在全球五大金融中心都部署了伺服器,無論是執行能力和防災備份機制做的都非常好。所以他的單筆訂單執行快至20ms,每秒最高聚合1000筆訂單,並提供98.75%的系統穩定性。
即使在波動較大的行情中,也能很好的完成訂單執行。
3. 對盤中交易的傳導性
盤前盤後交易之所以會出現,除了吸引資金流入和提供更大靈活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盤前盤後相關資料、企業財報公佈等事件,提供參與交易的機會。
所以盤前盤後交易,很可能會是盤中交易的先導。
當一個事件發生時,盤前盤後的市場反應,很可能會體現在開盤中,這為我們調整策略以及在盤中賣出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視窗。
比如掛單和持倉情況等等。
舉個例子,在EBC訂單流工具中,通過掛單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股指上方的阻力情況。當消息利多,當時上方空單掛單很多的時候,意味著多單會被空單掛單吸收掉,市場推動力不足,那麼開盤後很可能是高位盤整甚至是拋售行情,逢高減倉是最好的選擇。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