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量 19,347
5月25日,淘宝、京东、苏宁等多个平台迫不及待的同时发布了今年的618促销政策。相比往年复杂的叠加规则,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全都从骨子里透露出了满满的诚意——“简单”。
从各家规则来看,既没有淘宝组队,也没有天猫盖楼,京东打出“史上最简单的618“旗号,承诺“买贵就退,买贵就赔”,而苏宁打出“J-10%”的口号,选择在家电3C品类上与京东贴身肉搏。
从时间上来看,今年的618与往年一样,没有真正等到6月18日,而是将时间提前半个月,几乎打满六月全场——根据天猫公布的官方日历,今年618将从5月25日持续到6月20日,为期长达27天。
这场史上最大诚意的618,能否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的回血之战?国泰君安消费大组发布多篇报告,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作为后疫情时期第一场全民购物狂欢节,618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商家赚钱这么简单。
电商大促=打折促销是消费者对618,双十一这些电商节日的直接认识。
尽管近年来新加入了线上线下融合、购物节晚会等多种噱头,但低价仍然是吸引消费者下单最重要的因素。
折扣或补贴,其实都是电商平台最常见的“输出”方式,但今年在品牌商去库存需求、国家促消费的意志下,力度更胜往年。
从各大平台推出的优惠政策来看,少了些花里胡哨的数学题,多了些真金白银的简单诚意。其中:
# 天猫结合国家消费补贴,率先启动全场满300-40,无需领券优惠,并携苹果等一众大牌开启官方大促。
# 京东以京喜开路,5月21日就开启大促,随后京东推出超过2亿件五折商品,联合多地政府发放百亿消费券。
# 苏宁更是紧盯京东,打出J-10%的口号,在家电3C品类上贴身肉搏。
此次618从传统的4大电商平台变成4+2(抖音、快手),直播正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并且与限时特卖的模式高度吻合。
从直播阵营来看,除了专业直播之外,总裁直播+明星直播成为本次618的最大看点。
据天猫透露,天猫618期间将邀请超300名娱乐明星和600多名品牌方总裁登陆淘宝直播带货。
618期间京东表示将邀请超100位明星和品牌方总裁直播带货,还推出了音乐现场直播。
快手则在开战前夕祭出天王周杰伦,与淘宝直播明星团一较高下。
”急不可耐搞促销“的背后,是大批遭受疫情冲击的品牌商家正急待现金流回血。
据天猫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天猫618将有10万商家参与这场年中大促,同比数量翻倍。这其中,美妆、零食、家电,堪称618三大战场。
借助网红带货、社交种草实现口碑传播,已经成为现在化妆品品牌商的营销共识。
根据Euromonitor,电商渠道2018年以27.4%的市场份额超越KA渠道成为第一大销售渠道,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25.6%,居各渠道之首。
2020年,天猫美妆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4月增速再度上升至38%,且国货品牌增速显著高于国际大牌。
数据来源:Euromonito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Euromonito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近年来,线上休闲零食增速保持在30%以上。随着零食产业的不断革新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持续提升,零食已不再只是三餐之外的补充,消费者为零食赋予了更多的新含义和新角色。
盲盒、IP联名等新玩法走进零食品类,商家通过抖音、快手短视频的持续发酵,带动年轻群体的高度参与并完成转化复购。
2020年4月,随着疫情后消费习惯加深、物流恢复,休闲零食线上增速进一步上升至53%。
而“618”促销作为传统3C电器大促节日,也会成为2020年各大厂商冲量保规模的重要节点,预计龙头公司会加大促销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集中度。
消费者信心是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回暖的关键指标,而618大促是帮助我们确认消费者信心的一个关键节点。
从目前可获得的数据来看,我们认为这个起点隐约可见。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4月,社零增速-7.50%,相比3月份的-15.8%\-29.7%大幅下滑出现明显改善修复趋势,显示出消费者信心的逐步恢复。
5月25日,天猫公布了618正式开始1小时的预售数据,预售成交额同比增长达到515%。其中,消费电子、家装等行业率先实现7分钟破1亿,美妆7分钟超5亿,小家电品类增长迅猛,电蒸锅同比增长100倍、电饼铛同比增长87倍、空气炸锅同比增长85倍、空调扇同比增长27倍。
2019年618期间,电商行业规模同比增长26%,从预热期开始,日活跃用户数量持续提升,在6月18日当天达到峰值5.2亿人次,同比增长18.4%。
行业本身的高速增长,叠加2020年促销力度相比2019年进一步提升,例如天猫从满300减30元,提升至满300减40元,以及疫情期间被压制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2020年618整体规模增速有望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QuestMobile,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4、居民出行回暖
根据高德地图大数据显示,居民开车出行已恢复至春节前95.8%的水平,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也回升至50.5%。
其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作为全国交通枢纽,面临较大的防控压力恢复水平慢于国内平均水平。其他城市如深圳、西安、杭州等城市驾车出行率恢复超过80%。
如果消费者信心复苏能够在6月得到确认,那么中国消费的下半年趋势性回暖值得期待。
作者:东方财富网,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