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避险资产到市场引爆点:美债失灵的五重警讯

avatar
· 阅读量 51

近期全球市场罕见出现“股债双杀”局面:特朗普重启极端关税政策引发股市重挫,而作为传统避险工具的美国国债却未能守住防线,收益率剧烈飙升,反成市场恐慌的放大器。

这并非单一利空造成,而是由五大系统性风险交错引发,让债市在功能、信心与流动性层面全面失衡:

通胀预期升温:关税政策推高物价压力

特朗普大幅调高对中国与多国的关税,推升进口成本,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

投资人开始预期:物价会持续上涨 → 实际利率走低 → 固定收益债券报酬变差。

市场因此开始抛售中长期债券,造成收益率上升。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这波通胀可能不是短期的”,更进一步强化市场对降息延后的预期,加剧债券吸引力下滑。

技术性踩踏:基差交易爆仓,引爆债市“自残式下杀”

🔍 问题核心:

为什么“关税”这种政策,会导致美债被抛售?还会让基差交易踩踏爆发?

🎯 一句话解释:

加关税 → 通胀上升预期 → 债券价格下跌 → 基差交易出现亏损 → 被迫平仓 → 抛售压力扩大

🧩 拆解整个连锁反应:

✅ Step 1|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关税

→ 进口商品会变贵 → 价格上涨 → 输入型通胀压力升高

✅ Step 2|市场预期通胀升高

→ 投资人担心:“未来的钱不值钱了,我现在持有固定利率债券,不是会被通胀吃掉吗?”

➡ 债券吸引力下降

✅ Step 3|大家开始卖出美国国债

→ 债券价格下跌 → 收益率上升

✅ Step 4|基差交易的“现货债券”开始亏损

→ 杠杆买债的对冲基金账面亏损

→ 被追缴保证金 → 若补不出来 → 被迫卖债

✅ Step 5|连锁踩踏:更多债券被抛售

→ 市场压力扩大 → 价格跌更深 → 更多基金爆仓 → 多米诺效应扩散

💡 什么是基差交易?

对冲基金利用“期现价差”进行套利:
用杠杆资金买进美债现货,同时卖出期货合约,等待价格收敛赚取差价。

正常时期是低风险套利,但当市场剧烈波动,现货债券大跌,杠杆会放大亏损,被迫强平,形成系统性风险。

🧠 小结:

关税本身不是金融工具,但它改变了通胀与利率预期,这些预期会立即反映在债券市场。

大量基差交易尚未解构的情况下,价格波动将迅速触发连锁反应,使本应稳定的债市反成恐慌源头。

信用风险升高:财政赤字扩大,外资信心受损

特朗普政府不仅加关税,还传出打算重启减税与增加基建支出,可能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总量持续恶化

市场开始担忧:外资(如中国、日本)是否会减码美债部位?一旦这些长期买家退场,将对债市价格造成结构性压力。

债市避险角色“心理崩溃”:流动性风险急升

根据市场数据,衡量债市波动的MOVE指数周内暴涨,逼近2023年银行危机时的高点。这反映投资人即使面对风险,也不愿进入债市避险

机构与资金改转向:



  • 日元
  • 超短期国库券
  • 黄金
  • 现金部位
  • → 债市从“安全港”变成“风暴中心”,避险信心遭遇重估。

黄金吸金、美元失宠:资金寻找替代储值工具

与美债一同竞争避险资金的黄金价格周内飙升突破3,200美元,创历史新高,明显吸走一部分资金流入。

同时,美元指数本周下跌,显示资金对美元资产整体出现犹豫。

投资人对美国整体财政稳健性与地缘政治政策信任度下滑,也让“美债+美元”这一组合不再是唯一选择。

✅ 小结:美债的避险角色正被重新定义

美债此刻已不再是“无风险资产”的代名词,而是进入一次深度信任重估的过程。


#OPINIONLEADER# #外汇市场影响因素# #FOLLOWME交易大赛# #特朗普#

已编辑 14 Apr 2025, 11:19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followme.asia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